学术会议与讲座
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系TilmanVenzl博士来我院讲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01

 

应3522vip浦京集团邀请,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系狄尔曼·温策尔博士(Dr. TilmanVenzl)自2018514日至20日来我院进行为期一周的讲学,为外院德语系师生讲授他关于德语文学社会学、十八世纪德语戏剧以及伦茨研究的最新成果。

Dr.Venzl先后在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国索邦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学习德语语言文学、数学和语言学,2016年在斯图加特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海德堡大学德语系。自2007年至2016年,他多次获德国人民学术基金会奖学金,并多次获得马尔巴赫(Marbach)、哈勒(Halle)、哥达(Gotta)以及沃尔芬比特尔(Wolfenbüttel)图书馆奖学金。Tilman博士是当代近代早期军事和社会研究会(ArbeitskreisMilitärund Gesellschaft in der frühenNeuzeit)以及德国十八世纪研究学会(Deutsche Gesellschaftfür die Erforschungdes 18. Jahrhunderts)会员,德国人民学术奖学金遴选委员会以及期刊ScientiaPoetica评审专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与军事、文学与政治、18世纪戏剧、文学研究中的社会科学理论以及安内特··德罗斯特-许尔斯霍夫(Annette vonDroste-Hülshoff)研究等,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德语系系主任吴晓樵教授对TilmanVenzl博士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主持了Venzl博士的讨论课和讲座,德语系副主任贺克老师和德语系本科高年级同学、博硕士研究生也积极参与了此次讲学活动。

Venzl博士主要围绕德国狂飙突进时期著名作家伦茨的戏剧作品《士兵》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戏剧文本分析和思考。讨论课上,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作品,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伦茨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戏剧这一文学类别的特点,通过戏剧中语言特点和人物设置剖析18世纪德国等级社会的社会心理和普遍状况。另外,他还通过列举那一时代的不同文学作品来说明书信的作用和象征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交流本身,指出戏剧中人物的哭泣也是袒露内心真实想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课上,Venzl博士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同学们积极思考,营造了很好的互动氛围。

在周五的讲座中,Venzl博士在讲述社会背景中让大家了解,18世纪军事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戏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另一个问题也自然备受关注,究竟军人能否结婚,针对军人的生活应该实行怎样的制度使其与社会更加和谐共存。当时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设想。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认为,一个人单独生存时本性是向善的,但是多人一起共处形成的社会便使原来积极的自爱在相互竞争中转变为消极的利己。怎样避免这样的变化,卢梭在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伦茨通过《士兵》同样也说明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私自利,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却根本没有觉察到整个社会制度的错误,同时他也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比两人具体观点,Venzl博士最后向大家证明伦茨在很多方面借鉴了卢梭的思想。

通过一周的讲学,大家得以进一步走近伦茨及其作品《士兵》,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18世纪的文学、军事和社会状况。

 

版权所有:3522浦京集团(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2011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