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动态
“中英大学生领袖创新体验营”中的行与思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04

“中英大学生领袖创新体验营”中的行与思

吴维皓 (北航英语精英班学生)

2015年,我有幸入选“2015中英大学生领袖创新体验营”(2015 UK-China StudentLeader Innovation Experience),参加了分别于2015913日至19日在英国(伦敦和卡迪夫)举办和1025日至31日在中国(北京和上海)举办的两个阶段的活动。

该项目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指导,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国际交流社团联谊会与英国共同目标基金会共同主办。项目在中英两国分别选拔了15名大学生代表,30名中英大学生代表拜访了中英两国政府部门、私营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开展了主题为“智慧城市”和“社会创新”的社会实践活动,该项目也被列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配套活动。

项目活动时间不算长,但是内容丰富,行程较满。应胥老师之邀,在此记录几点主要的感受,希望能对北航英语精英班准备参加类似交流项目的同学提供借鉴。

Take a stepforward

913日,学生代表和项目工作人员入住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滨河公寓,14日开始,“体验营”在伦敦和卡迪夫安排了行程满满的活动环节,在不同的环节中,30名中英学生需要根据需要随机组队完成一系列任务。

 

由于在出行之前我的文笔得到了中青报老师的赏识,老师安排我和另一名“体验营”成员马宇平负责本次活动的新闻记录,宇平姐是南开大学新闻专业硕士,也是中青报实习记者,在她的指导下,我在环节之交的休息时间,就“中英大学生异同”主题对“体验营”成员进行了采访。

其中,对 Beni 的采访让我印象尤其深刻。Beni 在约克大学学PPE (Politics, Philosophy &Economics),是个健壮的大高个黑人,机敏果断,观点鲜明,是“十大英国黑人学生”获奖者,但是他庞大的身躯、有点费解的口音和超快的语速让不少中国小伙伴望而却步。在威尔士的卡迪夫湾,我以采访为由,第一次主动跟 Beni 正儿八经地聊天,他跟我分享他从家乡刚果来到英国求学的经历,感叹黑人奋斗的艰难。我俩站在卡迪夫湾边,吹着湾风聊了很久,他在聊天的结尾对我说,“谢谢你能跟我聊这些,以前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这些问题。”湾风很凉,但是却让我觉得 take a step forward 分享彼此的经历与故事是一件很有温度的事情。

 

在采访中,大部分英国学生对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一种刻板印象:害羞,常常在自己的圈子里,不乐意主动与人交流。但是这次参加活动的15名中国学生却给英国学生留下了“热情、有趣、好相处”的印象。

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Kimberly Dawe 是本次活动的工作人员,她鼓励参与文化交流的学生:“培养开放的心态和表达的勇气,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与人交流之后,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回国之后,我们撰写了报道《中英大学生:我们没有很大不同》[1],在中国青年报刊发,作为“体验营”的阶段性记录,但是这次采访中,我的一个更深的感触是“即便有所不同,理解的前提还是沟通”。误解让人痛心,相互理解需要沟通,而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如果任何一方故步自封,都难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如今参加交流的学生大多已经能够在交流中保持开放的心态,更需要的其实是 takea step forward。我们已经明白彼此需要带着尊重去了解,而不是带着观点去审判,但是主动地表达善意或许是破冰之旅中更有效、更有人情味的动作。

在英国酒吧,英国朋友们跟我们介绍 pub bar 的区别,介绍他们的酒、食物和酒吧文化,客观地对比中英的政治制度。在中国上海和北京,我们带英国人逛故宫、景山公园、南锣鼓巷、黄浦江,吃火锅和北京小吃,喝白酒,介绍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的发展速度,在文化交流和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体验营”成员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Experience &Learn

在英国和中国两个阶段,我们以“智慧城市”和“社会创新”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浸入式访问(immersion visit),实地考察,采访相关负责人,然后小组讨论分享总结,为最后的小组 pitch 积累素材(两个阶段结尾都需要按小组进行一次推介展示)。

 

在伦敦,我们访问了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国家电网、西门子公司、青年基金会、Fareshare软件公司、Citi Logik英国移动分析公司、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皇家海军学院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卡迪夫,我们访问了威尔士政府、威尔士规划委员会、威尔士国家剧院、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威尔士皇家音乐与戏剧学院和威尔士国民议会。

在北京,我们访问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腾讯公司、汉能集团、中国外交部、全国人大和英国公使府邸;在上海,我们访问了银联国际、中兴通讯公司、上海浦东政府、浦东展览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浦东软件园。

 

每一次访问体验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体验营”提供了很多我难以接触到的机会,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以下几个:

一是访问威尔士国民议会。曾经作为辩手学习英国议会制辩论,正儿八经地辩论无数回,我却从未真正踏进一个真正的议会。在威尔士,我们参观了威尔士国民议会,并现场观看了威尔士财政部长的质询会。

质询和我们之前玩的英国议会制辩论有很大不同,本次质询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议题,而更偏向于对近期财政工作进行公开监督。财政部长先上台介绍工作进展,然后由台下议员依次站起来进行提问,一问一答,貌似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也没有POI

有趣的是,几个问题来回,就可以听出财政部长回答的几种常用模式,最常见的就是部长翻翻手边的纸质文件,然后回答:“嗯,我们之前就相关问题于XX日和谁谁谁开过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Have met with sb.”似乎是一个万能句式,即便部长回答的这一次开会内容与提问内容并无直接关联,即便开了会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只要部长给出了工作量证据,并表明“我听到你说的了”,提问的议员就会礼貌地点点头坐下来,让下一个人提问。没有反驳,没有追问,没有明确的 solution proposal,就像是大家都做好了功课,然后当堂对答案,彼此机械地履行一问一答的民主程序,即便对错了题也不一定有人提出异议。

 

二是参加“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2015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在习近平主席访英之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带队赴英开展“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中英大学生领袖创新体验营”项目是“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的配套活动之一,我们列席了中英青年领导者圆桌会和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正式会议。

中英青年领导者圆桌会是此次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本届圆桌会的52位青年领导者来自中英两国政治、学术、企业、文化等各领域。圆桌会围绕“建设中英创新创业领域伙伴关系”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对解决创新创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建议。

 

圆桌会结束的当天下午,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在位于格林尼治的旧皇家海军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英共同应对国内和全球挑战”,议题包括卫生、教育、文化和创意产业、科技、体育、旅游、青年交流和区域参与等八个政策领域。中英两国各部部长级官员出席并作汇报交流,其中,青年交流是此次交流机制会议的一大亮点。[2]

刘延东副总理风格亲和,仪态端庄,语气柔和,笑容可掬。开完两场会议,英国学生普遍表示对中国领导人的印象有所改善。会议最后,刘延东和英国卫生大臣亨特共同签署了《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联合声明》,各部代表签署相关领域合作协议。会后退场的忙乱中,刘延东副总理主动过来与我们握手,微笑着勉励我们青年人好好工作,算是为这一次难得的体验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三是访问外交部和全国人大。在中国活动阶段,我们在外交部听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并在会后访问了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当天,我们还在全国人大办公楼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进行了座谈。

外交部的体验让我看到了外交的严谨,遣词造句的细微不同都有迥异的表达意义,而傅莹的谈吐则让我看到了说话的智慧。她不带稿,淡定从容,我们提问,她现场回答,出口成章,直切重点,不绕弯子,思维发散,逻辑缜密,论据充足,精彩的个人故事信手拈来。她还擅长用双关和隐喻,遇到复杂棘手难解释的问题,她往往能另辟蹊径,代入到日常生活,用生活智慧为复杂问题提供答案,时而幽默,但却不失威严,末了还能顺理成章地引出一番青年责任的论述,让在座青年感受到微笑背后不得不承担的国家责任。

 

一系列的走访下来,我们发现,智慧城市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智慧,更是人的智慧。而社会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文化互学互鉴下的人的思维革新。

Public Speaking& Pitch

第一夜,我一边吃着三明治一边吐槽英国的食物,把我的两个室友笑得不可开支,于是第一天就给英国人留下了 humorous 的印象。Beni 第一次和我交谈时曾笑着说:“I heard you are a humorous guy. You are smart, and you use sarcasmwell.

 

交流中,伙伴们更多地不是看你来自哪个学校,而是看你的个人和你的想法。虽然我的词汇量不如英语专业的同学,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知识不如专业相关的同学,但是我跟英国小伙伴的交流相对更灵活,这得益于本科在北航英语精英班积累的公共演讲能力。

一方面,我在交流中尽量灵活、流畅、通俗,像辩论一样把对方当成 averagereasonable people,用接地气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逻辑,减少思维跳跃断层;另一方面我尝试采用 emotional appeal,用个人经历或读到的有意思的相关故事进行补充,用手势、语气和停顿对重点进行强调,时不时跟大家开开玩笑,调节气氛。在伦敦,工作人员介绍项目时提及每组在中英两个阶段最后一天都要做一个 pitch,还要求必须 visual,但是不准用 ppt,不准用电子展示,所以只能手绘。我的脑海里立马冒出一个大问号“Pitch 是个什么鬼?”

从项目设计上看,整个项目的课程、交流、访问都是为了积累知识和灵感,形成每组最后的 pitch(推介展示),但是行程太满,实际准备 pitch 的时间非常短,“头脑风暴——成型——修缮——设计展示——准备展示——最终展示”只有一天左右的时间。

 

第一次在英国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做 pitch,我们设计了一个知识交换平台的 app 构想,我负责介绍我们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带着手卡,看着台下来自安永、高盛、Google的商业精英评委,还有点小紧张。

 

第二次在中国的中兴集团做 pitch,我们设计了一个清洁能源供应的多功能照明技术设想,我负责讲可行性分析。对 pitch 有了一定经验之后,我这次驾轻就熟,提前查了“十三·五”计划、中国的减排数据、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论态度和政策倾向、已有的案例研究,像准备辩论一样写好大纲和重点数据,充分论证,最后展示时效果非常好。

所以 Public Speaking 的学和练还是蛮重要的,说不定就用上了。

Catch theopportunity NOW but prepare BEFOREHAND

在这次免费的游学机会背后是难得的视野开拓,也是和各位小伙伴的深厚友谊。在严肃正式的项目环节之外,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娱乐活动,比如带英国小伙伴逛南锣鼓巷吃烤串,high 到爆的卡拉OK之夜,偷跑出去玩到凌晨的酒吧之夜,闭幕晚宴后大家一起跳舞,还有各种“chemical reaction”。

项目结束后,中国小伙伴互相成了常联系的好友,英国小伙伴们也时常和我们在网上联系,我们关系特别好的六个人还在三个国家三个时区微信视频,同城的小伙伴也时不时一起出去约饭看电影。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群经历丰富、背景迥异的朋友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

 

回想起最初我在网上看到这个项目的招募通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准备申请材料。最后经过材料初审和电话面试顺利入选,实属幸运,能够成功申请还多亏了北航3522vip浦京集团胥国红老师。

由于看到消息已经快到截止日期,准备时间不长,申请还需要一封老师推荐信。当时我联系了正在美国访学的胥国红老师,胥老师虽然正带着孩子在美国旅游,但还是二话不说抽出时间帮我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推荐信。在此特别感谢胥老师!

据说我们这15名参加项目的中国大学生是从来自26个省(区、市)的105所高校的千余名申请者中选拔出来的,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合作机构推荐,所以竞争还是蛮激烈。后来听中青报老师们说起选拔过程中的故事,愈发觉得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实属不易。

幸运的是有之前在北航英语精英班的多项活动经验做基础,回想起来,之前在精英班锻炼的英文演讲、辩论、写作能力在这次交流中的作用都很明显。时机需等,但是幸运却常常可以提前争取的。

 

 

 

 

版权所有:3522浦京集团(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2011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